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,医院感染科专家提醒您,为了孩子的健康,请尽量做到以下几点:
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,避免健康儿童与病原或者是携带病原者接触,从源头杜绝感染!
多通风,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。
同一室内不要人员过多,避免空气污浊。
如果不巧有患儿到过您家,也不要惊慌,请按照下面的方法处理:
玩过的玩具、用过的奶具、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。
消毒对象包括:住室地面、墙壁,桌、椅等家具台面,门把手,奶嘴、奶瓶、餐饮具、衣服、被褥等生活用品,学习用品,玩具,厕所、卫生间,垃圾,污水等。
75%酒精和5%来苏尔消毒液消毒是无效的,有效消毒的方法如下(但不限于):
患儿使用过的奶瓶、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(水煮沸后开始计时)使用;
患儿的衣物、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,用70℃以上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;
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、学习用品、某些家具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,需要用含有效氯mg/L的消毒剂擦拭或浸泡,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、冲洗干净;
被污染的地面、墙壁等可用含有效氯mg/L消毒液拖地,或用含有效氯(溴)mg/L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;
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床围栏、桌椅台面、水龙头等物体表面可用含有效氯(溴)mg/L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;
空气消毒,采用通风对流方式消毒,也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,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;
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,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;
在给患儿更换尿布和处理大便或直接接触患病宝宝分泌物、皮肤疱疹前后等都要按正确方法洗手,或进行手消毒,也可考虑戴手套。
“如果不幸中的不幸,您的孩子还是感染了,请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、体征出现,或原有症状、体征有无加重、恶化,重点注意有无后面所说的危重信号出没。
定期监测体温,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,如体温超过38.5℃(腋温),每1-2小时测一次体温,并要注意有无寒战、惊跳、烦躁不安、胡言乱语、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,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。
医院至少检查血常规与crp以及血糖,专科医生会根据您的孩子的病情进一步判断如何处理。
”早期具有以下特征,尤其3岁以下的患儿,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,请尽早就诊:
(1)持续高热:体温(腋温)大于39℃,常规退热效果不佳,或高热持续超过48小时;
(2)神经系统异常:精神萎靡、嗜睡、呕吐、头痛、易惊、情绪激动或烦躁不安、肢体抖动或肌阵挛(通常出现刚入睡时)、颈项强直、眼球震颤、急性手脚无力、站立或坐立不稳等,极个别可能会出现食欲亢进;
(3)呼吸异常:呼吸增快、减慢或节律不正常,如安静状态下(体温正常时):5岁以上儿童>30次/分钟、1-5岁>40次/分钟;2-12月龄>50次/分钟;新生儿-2月龄>60次/分钟。
(4)循环功能障碍:出冷汗、四肢发凉、皮肤花纹,心率增快或减慢、血压升高、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(2秒)等;
(5)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:血常规中白细胞(WBC)值超过15×/L,除外其他感染因素;
(6)血糖升高:出现应激性高血糖,血糖大于8.3mmol/L。
关于手足口病防疫的建议
目前已经有肠道病毒71型(EV71)灭活疫苗了,可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、手足口病、无菌性脑膜炎、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,可以减少疱疹性咽峡炎、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。
肠道病毒71型(EV71)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,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,间隔1个月,目前是否需要进行加强免疫暂未确定。1次1支(0.5ml),推荐在上臂三角肌处接种,有条件者可以考虑接种。
说明疫苗不可能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,但能有效减少由于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,而该病毒是目前我们认识到的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,所以还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。
最后,祝宝宝们身体健康!
来源:医院
感染科-高华顺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转载请备注
编辑:赵淑慧
赞赏